2021-01-04 15:09:19
广东鞋业深受打击,这些鞋厂如何突围?

行业整体亏损大势下,大大小小的企业更是一地鸡毛。


在广州的皮革鞋业产业链中,“熬过今年”是大小企业的普遍心声。业内资深人士认为,行业发展到了一个跃级的门槛阶段,近年来网络经济冲击旧的经营模式,2020年又被疫情踩上一脚,整个行业处于近几十年来最困难的状态。



行业整体下滑

旧模式遭遇重大危机


近年来,中国制鞋业尤其是制造环节在全球产业中的份额一直在下降,产业转移到国外的趋势还没有结束。随着人工、土地等要素成本上升,制鞋业旧的经营模式不可持续。行业转型升级的说法讲了很多年,但成效不彰。


当前,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,鞋业产业链也逐步接受并在适应这个大势。但行业惯性不是一时半会能改变的。而突如其来的疫情,又严重冲击脆弱的产业链各环节。


站西鞋业商圈


严峻的行业趋势落到每个企业和从业者身上,就是企业的生死存亡和个人的饭碗问题。


在产业上游的生产端,企业压缩规模,降低成本是基本求生技能。


广州市白云区石井一带是广州鞋业重要产地,这里的皮鞋生产加工产业链非常完整,设计、加工能力被认为处于行业前列。近两年来,为适应国内外行情变化以及互联网冲击,小型化、定制化生产正是各加工企业的转型方向。据了解,当地的加工企业现在多数属于30人以下的小工厂,这种转产快、成本容易受控的规模在近两年生存率更高。


在这里经营鞋底加工的龚先生告诉记者,他的工厂从前几年的30余名员工,逐步降低到2020年的15人左右,目前是这个环节员工较多的工厂。


在产业下游的销售端,内外销市场都发生重大变化,内销互联网化转型加快,外销则受到疫情影响下滑严重。在广州西站的鞋业商圈,无论批发还是零售商场,都经历店铺大量关门歇业的一年。部分商场2020年最差时高达五分之三的商铺没营业。


一位从业三十多年的资深人士告诉记者,身边的行内朋友很多人从来没有经历这样的市场形势,内心无法接受。作为商场业委会牵头人的他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安抚这些业主,告诉他们“形势跟以前不一样了”,附近26个商场“互相抢食”,“以前商铺抢着要,现在减租降租都大量空铺”,原因很简单,就是“赚不到钱”。


他告诉记者,很多商铺都想着做好春节前的零售,熬过2020年冬天,等到疫苗到位,期待明年行情转暖。不过,他也坦承,世界经济形势还不明朗,业内都认为要回到过去的形势是基本不可能了,“以前大家说2019年是过去十年最差的一年,往后看2019可能是最好的一年。


业内人士认为,当前可能是行业最困难的时候,发展方向不太明确,转型升级的效果也不明显,到底是黎明前的黑暗还是黑暗的开始,很多人并没有把握。



内外销市场分化

制鞋业面临发展十字路口


为何不少人会对行业的前途信心不足呢?


站西商圈长期以来是国际鞋业的风向标。商圈内某商场一位负责人说,目前从业的很多行内人士从三十年前白手起家,一路生意长虹,只经历增长的快慢没有经历过增长的正负转换,应对当前困难的经验不足;对行业发展新趋势、互联网时代经营模式转变理解不深。加上2020年疫情以来,各种政府支持政策似乎也已经穷尽,而生意却没有根本性的好转。多种问题叠加,使部分人士的心态绷不住了。


记者在站西商圈看到,临近年底的传统旺季,不少店铺仍然空置,甚至有一些一楼的档口也关门歇业,商圈内转让商铺的广告很多。据悉,商圈内空置率2020年持续高企,各商场平均有三分之一的档口空置。“如果说全年是断崖式下跌,年尾则是直接关门。”一名商铺管理人员说。


据一些商场工作人员介绍,2016年开始,在互联网冲击下,实体店铺的经营整体下滑,但内销、外销的形势也有区别。


某商场资深管理人员张先生告诉记者,2020年非常明显的是,外销下降比较显著,内销则有所扩大,整体增长了10%左右。据其分析,外销下降一方面是贸易战的影响,另一方面是国外疫情一直控制不好,外国人进不来,中国的货物出不去,同时国外的需求也没完全恢复。


不少经营者告诉记者,很多之前专做外销的也开始转做内销,以抵御外销市场的萎缩。


鞋业从业者

多路线寻找行业发展突破口


面对行业前所未有的形势,制鞋业的探索一直没有断,增强设计能力提高产品竞争力、加强品牌减少、进行经营模式创新是常见的几个思路。


多名业内人士认为,要破解国内鞋业当前的困境,只能提高产品竞争力,将产业升级到品牌、设计、营销都达到国际主流厂商水准才行。龚先生说,一些同行的制造、设计能力已经达到国际大牌的水平,但还欠缺打响品牌的临门一脚,行业目前最需要的就是能带领大家打破这一发展天花板的领军企业,“我们需要一个华为这样的企业”。


文章转自“鞋界教授”

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删除

2021,一起为制鞋业加油!